大家好!我是David P. Roye医生,我有个中文名字,叫骆德唯,有朋友于是干脆叫我骆叔。我现在是纽约长老会医院的一名小儿骨科大夫、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时是我自己创立的非营利机构:国际医疗领导力(IHL)的主席兼CEO。通过IHL的工作我有幸认识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医生朋友,尽管我的名字有些拗口,但他们仍对我十分热情,这让我非常感动。
很高兴以这样的方式跟大家见面,我一直期待着能有机会跟中国的临床工作者面对面,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体会。于是当IHL的微信号开通时,编辑同事问我有没有兴趣为公众号撰写博客,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我第一次到中国是1998年,其后每年都会多次到国内开会、看诊、手术、拜访伙伴、进行医生教育,一晃就是接近20年。去年12月我刚刚度过了自己的70岁生日,但我觉得自己对工作的热情仿佛从未减退,反而与日俱增。
常有人问我,是什么让我将在中国的工作坚持了20年?其实答案很简单,推动与见证中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值得享受的事,近乎爱好,因而也就没有所谓坚持不坚持了。美国有很多医生干到40多岁以后,都会开始走向世界,到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者落后地区去进行慈善活动、提供义务医疗援助,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我想成因有很多,这里面有宗教的因素,有经济的因素,甚至有的医生只是觉得“既然这是大家都在做的一件事情我也应该这样做”。但对于我来说,走出美国,与这些都无关,我只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其实在1998年以前,我就已经到过很多地方,例如肯尼亚、罗马尼亚等等,去为当地的患儿提供更好的治疗。初到中国是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当时只将它当作是又一次寻常的工作之旅;但在短短的几天行程之后,我发现中国给我的震撼绝非“寻常”可以形容。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有着成熟完整的医疗体系,先进的临床技术,远远超出我所到过的许多其他国家。最最重要的是,我在中国遇见的所有医生对患者、对工作、对学习都展现出极大的专注和激情,他们的职业素养让人钦佩,没有什么比跟这样的一群人一起工作更能鼓舞人心的了。我想正是从那时候起,中国慢慢成为了我心中的情结(这情结可远不止地道的中餐和白酒)。
从那以后,我将每次到中国工作的机会都视作宝贵的充电。同时我也在思索着:中国的医生们为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工作热情,而我能为中国的医疗和医生们带去什么?渐渐地我发现,除了救助病人,我的临床技巧和工作经验能够实际地帮助到中国的很多医生,这得益于中国与美国相近的医疗文化和临床发展水平;这在其他一些更落后的国家其实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他们离美国和国际发达水平实在相差甚远。以我到访中国的频率,我每年最多可以为几十名的患者提供治疗;但如果我能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到哪怕几位医生,他们能实际帮助到的病人是以百倍甚至千倍计算的。制造影响力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想通这一点后,我开始热衷于帮助中国的医生获得提高,并为之专门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机构(IHL)。
说到IHL,它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从成立之初的稚嫩,到如今逐渐拥有成熟的课程体系和培训项目,我看着它一点一点长大。2014年年底我们在哥大首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院长管理培训班,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们接待了前后超过50位来自中国的访学医生,IHL每一次小小的成长,对我、对我们的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是一次莫大的鼓舞,它让我知道:我们还能做到更多,我们还能影响到更多的人。
20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期间我见证了中国医疗的时代变迁。可喜的是,中国的医改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临床水平在不断进步,日渐与国际接轨。但也有很多现象让我不禁担忧:医院越来越大,医生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协助;医患关系紧张,让医生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恶化;医院管理缺乏统一标准,绩效参差不齐。在令人窒息的医疗氛围下,中国医生的职业精神让我惊叹,这也更激励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对我每一位到纽约来学习的中国朋友,我都会跟他们说同一句话:“我在美国看门诊,每天只会预约15-20个病人,这大概相当于你们一个小时的工作量。说实话我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在那样的高压下正常工作,因而我认为中国的医生是世界上最棒的医生,你们也理应获得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环境。”
以上,是一位平凡的70岁骨科大夫在深夜写下的一点闲篇碎语,很高兴你能耐着性子读完。但对于如何让医疗变得更好,我跟你们一样,都还是个学生。我非常珍惜与大家交流的机会,也希望能将这个博客继续坚持写下去。如果大家恰好爱看,不妨在将你想聊的、想听的、想问的写在留言里,每一个留言于我都是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也算是对我一点小小的鼓励吧。很期待下周继续与大家见面、聊天!
骆德唯
2017年1月7日晚于纽约
现在,您可以通过IHL的捐赠通道,对骆叔及IHL的行动进行支持。
想要亲赴纽约,跟随骆叔及其他哥大名师进行临床观摩吗?2017年度IHL-纽约长老会医院临床交流项目现正开放申请!详情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即可查看最新文章及报名观摩项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