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新一期“IHL炉边谈话”中美医生对话系列研讨会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翰墨健康科学大楼再次展开。本次讨论话题聚焦时下最热门的“医疗大数据”。身为临床工作人员究竟应该如何着手应用数据处理来提高医疗工作的质量?而究竟大数据能为临床工作带来怎样的获益?本次对话邀请到了中美两方六位医生及技术人员就大数据及其在临床的应用展开讨论。会议由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校友、纽约大学医学中心临床数据分析师周未先生主持。同时,本次会议首次尝试采用了网络直播的方式,让更多国内外无法到场参加会议的同好实时参与。
参与讨论的六位专家包括:纽约长老会医院小儿骨科主任骆德唯教授、深圳市儿童医院骨外科主任付桂兵医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翁崇医生、哥伦比亚大学Weinberg家庭脑瘫研究中心研究主管Hiroko Matsumoto女士、哥伦比亚大学中心骨外科部门质量官Kevin Wang以及上海森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马汉东先生。
在会议上,主持人首先以轻松活泼的视频动画解说数据处理与医疗的紧密联系来进行开场。紧接着由中美双方代表分别针对中美院内利用数据分析手段进行手术感染的预防控制案例进行生动的阐述,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深度剖析中美差异。与会专家共同就临床数据库的建构及其如何帮助临床降低术后感染风险,进一步优化相关医疗决策进行深入探讨,同时美方专家分享数据研究应用于术前评估感染风险的最新进展,席间也就中国临床研究数据收集与整合的困难、抗生素的滥用与政府制定对应政策等多方面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会议接近尾声时,参与对话的中美医生与观众也就其关注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深圳儿童医院付桂兵主任提到:“美方所提供的感染预测模型带来很好的示范,大数据应该能做出更多针对不同面向的模型,来解决更多的问题。”最后,国际医疗领导力组织(IHL)首席行政官骆德唯教授总结道:“关于大数据如何切合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我们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无论数据量的大小,都有其代表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
会后,参与讨论的中美医生及观众表示,类似的相关议题讨论有助于中美双方在医疗层面上进行思考的激荡。关于大数据的应用,美国目前已经进展到一定的阶段,而中国才要渐入佳境,双方的交流不仅能为彼此提供更多思路,也能间接为临床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期待下一期炉边谈话带来更多深刻、启发的议题,也期待下一次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会议完整录像即将上线,请密切关注IHL微博账号及网站更新)